首页> 中文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虹鳟免疫诱导型基因Cathelicidin2启动子功能分析

虹鳟免疫诱导型基因Cathelicidin2启动子功能分析

         

摘要

本研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Cathelicidin2(Cath2)基因的转录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在鳃、头肾等与机体免疫防御功能密切相关的组织内转录,在细菌和病毒感染后,转录水平均显著升高.对基因上游调控序列进行启动子和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预测,发现该启动子具有真核生物典型的TATA盒和CAAT盒结构,基因上游直至第一内含子区域内,密集存在多个免疫相关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其中,2个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预测结合位点均位于核心启动子正链区域.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肾组织细胞系内,绿色荧光蛋白和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都能够在该启动子驱动下表达,表明其具有启动子活性,且启动子活性在受到免疫诱导后增强,包括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模拟的细菌感染和聚肌胞苷酸(Polyinosinic polycytidylic acid,Poly I:C)模拟的病毒感染.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显示,启动子活性在与NFκB转录因子表达时,增强至4.39倍,证明Cath2基因受NFκB通路调控.研究表明,虹鳟Cath2基因能够在多种免疫刺激诱导下表达,其启动子可以应用为免疫诱导型的基因工程元件,驱动外源免疫基因在鱼体内适时表达,抵御外界病原感染,同时,避免非必要条件下的过度表达形成生长负担.

著录项

  • 来源
    《渔业科学进展》 |2018年第4期|37-45|共9页
  • 作者单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农业农村部水生动物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 渔业生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4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农业农村部水生动物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 渔业生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4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农业农村部水生动物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 渔业生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4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哈尔滨 15007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农业农村部水生动物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 渔业生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4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农业农村部水生动物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 渔业生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4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农业农村部水生动物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 渔业生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41;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 厦门 36110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水产动物学;
  • 关键词

    虹鳟; 抗菌肽; Cathelicidin2; 启动子; 转录调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