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心脑血管病防治》 >早期持续腰池引流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介入填塞术后继发性脑损伤的研究

早期持续腰池引流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介入填塞术后继发性脑损伤的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持续腰池引流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继发性脑损伤的研究.方法 将100例aSAH患者分为置换组50例和引流组50例,两组均给予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及脑保护,防止血管痉挛等常规治疗,引流组在动脉瘤填塞术后立即行腰池引流治疗,置换组在动脉瘤填塞术后立即行脑脊液置换治疗,每日一次.结束引流或置换的标准:头颅CT显示蛛网膜下腔积血消失或脑脊液变清亮、压力正常,一般引流或置换7~ 10d.发病2周内,通过临床表现及TCD诊断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CT或MRI诊断脑梗死及脑积水并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头痛缓解时间、蛛网膜下腔积血的清除时间、脑脊液压力恢复正常时间.评价治疗后7d、14d、28d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同时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 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患者头痛缓解时间、蛛网膜下腔积血清除时间、脑脊液压力正常时间、脑脊液常规、生化恢复正常时间、CVS、脑梗死及脑积水的发生率,引流组均少于置换组(P<0.05).引流组7d、14d、28d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明显改善(P<0.05),7d、14d、28d血液中IL-6和TNF-α含量均明显减低,SOD活性升高和MDA含量降低(P<0.05).结论 aSAH患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早期采用腰池引流治疗,能降低脑梗死、脑积水及CVS的发生率,减轻继发性脑损伤,改善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该措施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炎性反应、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