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植物保护》 >2000~2001年我国小麦条锈病发生和生理小种监测结果

2000~2001年我国小麦条锈病发生和生理小种监测结果

         

摘要

2000年全国小麦条锈病发生为非流行年,四川省属于中等偏重发生,其他麦区轻或零星发生.2001年全国小麦条锈病为中度流行年份,四川、云南和贵州为中度偏重流行,陕西、湖北和河南中部中度流行,甘肃中度偏轻发生,河南、山西、山东和河北等东部麦区轻和局部零星发生.对1482个小麦条锈菌标样鉴定结果表明,条中32号(Hybrid 46类型3,HY-3)近年出现频率持续上升,2001年其出现频率首次居各小种及致病类型首位,为28.79%,预测今后一段时间内将成为我国的主要流行小种之一.条中31号2001年出现频率为9.51%,比2000年13.5%有所下降,居第2位.条中30号2001年出现频率为7.33%,比2000年3.55%有所回升,在各小种及致病类型中居第3位.抗条锈育种应以条中32、31、30号和水源11类型14为主要对象,兼顾条中29号、Hybrid 46和水源11的其他致病类型.

著录项

  • 来源
    《植物保护》 |2002年第3期|5-9|共5页
  • 作者单位

    全国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监测协作组,北京,100094;

    全国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监测协作组,北京,100094;

    全国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监测协作组,北京,100094;

    全国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监测协作组,北京,100094;

    全国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监测协作组,北京,100094;

    全国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监测协作组,北京,100094;

    全国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监测协作组,北京,100094;

    全国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监测协作组,北京,100094;

    全国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监测协作组,北京,100094;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S435.121.42;
  •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生理小种; 病害流行; 鉴定;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