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石油勘探与开发》 >四川盆地震旦系威远—安岳拉张侵蚀槽特征及形成演化

四川盆地震旦系威远—安岳拉张侵蚀槽特征及形成演化

             

摘要

基于沉积、构造综合分析,利用露头、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研究四川盆地震旦系威远—安岳拉张侵蚀槽的平面、剖面特征,并根据地层、岩性、构造及区域演化等特征对震旦系进行剥蚀恢复,再现桐湾运动时期拉张侵蚀槽各阶段发育演化及其改造过程.威远—安岳拉张侵蚀槽沿蓬莱—安岳—荣昌一线呈北西向展布,具有东陡西缓的特征.研究横跨拉张侵蚀槽中部的威远—龙女寺地震剖面发现,威远—安岳拉张侵蚀槽是震旦纪期间基底断裂多幕堑垒式活动导致灯影组地层差异抬升、差异侵蚀和差异溶蚀等多种地质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形成可分为早、中、晚3个阶段.通过剖面剥蚀恢复,定量测算了拉张侵蚀槽侵蚀、溶蚀量,最大可达600 m.

著录项

  • 来源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5年第1期|26-33|共8页
  •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国土资源部构造成矿成藏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国土资源部构造成矿成藏重点实验室;

    密苏里科技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国土资源部构造成矿成藏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国土资源部构造成矿成藏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国土资源部构造成矿成藏重点实验室;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TE122;
  •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震旦系; 威远—安岳; 拉张侵蚀槽; 形成演化;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