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北方音乐 >浅谈'中和美'在唢呐作品中的体现

浅谈'中和美'在唢呐作品中的体现

     

摘要

唢呐,是一件世界性乐器,最早由波斯、阿拉伯一代传入我国,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器乐的发展日新月异,唢呐艺术的发展也达到了历史以来的空前繁荣时期.唢呐开始作为一件独奏乐器登上舞台;文艺工作者们也开始对唢呐展开深入的探索,使唢呐艺术的发展逐渐趋于专业化、系统化;撰写出大量理论书籍的同时,一些优秀的演奏家及作曲家们通过搜集整理民间小调、戏曲曲牌、民歌等加以改编,涌现出大量的不同地域风格的唢呐艺术作品,传统代表作品:任同祥《百鸟朝凤》、郝玉岐《豫剧二八板》、胡海泉《山村一片新气象》,现代作品:《天乐》、《敦煌魂》、《唤凤》等为唢呐独奏作品填补了空白.但无论是什么时期、什么风格的唢呐作品,都蕴含了丰富的美学思想,同时也见证了美学思想的发展.本文就美学思想中的"中和美"在唢呐艺术作品的体现,谈谈笔者的粗浅看法.

著录项

  • 来源
    《北方音乐》|2016年第12期|168|共1页
  • 作者

    封鹏;

  •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山东 威海2642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中和美; 唢呐; 艺术作品;

  • 入库时间 2022-08-18 06:43:06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