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新领军决策参考》 >国酒加身不是扶贫手段

国酒加身不是扶贫手段

         

摘要

新京报报道,在第二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贵州省副省长蒙启良表示,国字号商标早有先例,“不能理解”为什么茅台申请“国酒”商标引起如此大的波动。蒙启良昨天表示,茅台口感好、不上头,这是消费者的共识。和其他酒比起来,茅台有其独到之处,因此受到很多人追捧,导致价格走高。他表示,茅台的受追捧和政治并没有太大联系。据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日前发布初步审定公告,贵州茅台申请的“国酒茅台”商标通过初审,在三个月公告期内如果没有异议或者异议无效,茅台将“转正”成为国酒。此前,贵州茅台曾申请“国酒茅台”商标9次均未成功。上述消息在业内引发争议。包括汾酒、杜康、五粮液等酒企纷纷对此提出异议,称茅台虽具有一定知名度,但不能将其认定为“国酒”,否则将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且茅台近年来争议不断,随着价格飙涨,茅台已成为大多数人都喝不起的“珍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