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新食品》 >替代监管还是“敲诈”,职业打假人能存在多久?

替代监管还是“敲诈”,职业打假人能存在多久?

         

摘要

近日,一则深圳300多家烟酒行因商品中文标签缺失而遭到起诉的新闻,让进口葡萄酒重新审视职业打假人。职业打假作为常年客观存在的现象,表明国家相关法规和商家的经营活动都存在不合理之处。目前葡萄酒行业对职业打假的行为持什么样的态度?为此《新食品》采访了多位专业人士。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