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 >中国人群中HIV-1辅助受体CCR5基因新突变位点及CCR5-894C缺失基因多态性分析

中国人群中HIV-1辅助受体CCR5基因新突变位点及CCR5-894C缺失基因多态性分析

摘要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HIV-1辅助受体CCR5基因编码区新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分析CCR5-894C缺失等位基因在中国普通人群和HIV-1高危人群中的分布特点和相关意义.方法针对CCR5编码区用2对引物进行PCR扩增,设计测序引物对45例汉族人样本进行PCR产物直接测序,用DNAstar分析测序结果,寻找SNP位点.采用错配PCR-RFLP法对中国汉族、蒙族、藏族普通人群,性传播疾病和静脉吸毒高危人群及HIV-1携带者,共627份样品进行了CCR5-894C缺失等位基因分型.结果在45例汉族人CCR5基因编码区共发现6个SNP位点,4个(184A→G、503G→T、668G→A、999G→T)引起氨基酸改变,两个无义突变;此外还发现1个单碱基缺失(894C缺失),引起移码突变和提前终止.其中184A→G、503G→T、999G→T三个中国汉族人所特有的SNP位点为首次发现,它们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11%,21.1%和10.0%;其中503G→T分布明显不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汉、藏、蒙等民族的普通人群CCR5-894C缺失等位基因频率为1.11%、0.53%和0.在汉族HIV-1性传播、静脉吸毒传播的高危人群中,HIV-1阳性个体和阴性个体间CCR5-894C缺失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意义,与汉族普通人群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意义.结论中国人CCR5基因的SNP位点有自己的特点,共发现4个引起氨基酸改变的SNP位点(其中3个为首次发现),1个引起移码突变的单碱基缺失.汉族人群中存在CCR5-894C缺失突变,但突变频率很低.这些SNP和缺失突变对于HIV-1感染和艾滋病病程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著录项

  •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2002年第21期|1468-1472|共5页
  • 作者单位

    100039,北京,解放军第三○二医院病毒性肝炎与艾滋病防治全军重点实验室;

    100039,北京,解放军第三○二医院病毒性肝炎与艾滋病防治全军重点实验室;

    100039,北京,解放军第三○二医院病毒性肝炎与艾滋病防治全军重点实验室;

    100039,北京,解放军第三○二医院病毒性肝炎与艾滋病防治全军重点实验室;

    100039,北京,解放军第三○二医院病毒性肝炎与艾滋病防治全军重点实验室;

    100039,北京,解放军第三○二医院病毒性肝炎与艾滋病防治全军重点实验室;

    100039,北京,解放军第三○二医院病毒性肝炎与艾滋病防治全军重点实验室;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病毒传染病;
  • 关键词

    HIV-1; 受体,CCR5; 多态性,限制性片段长度; 基因;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