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 >肝泡型包虫病自体肝移植中提升功能肝'量与质'的临床实践:附12例临床病例分析

肝泡型包虫病自体肝移植中提升功能肝'量与质'的临床实践:附12例临床病例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自体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中精准评估及提升功能肝"量与质"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共实施12例自体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泡型包虫患者临床资料及疗效。结果 12例患者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 A级8例, B级1例, C级3例;3例患者有中重度黄疸, 3例患者术前计算移植功能肝体积(GV)和受体标准肝体积(SLV)比(GV/SLV)&30%;经皮经肝穿刺胆管造影引流、选择性门静脉栓塞、分期肝切除等技术, 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改善到A级11例, B级1例;胆红素均降至正常值2倍范围内;GV/SLV分别达到44.4%、47.2%和56.2%。本组12例患者移植前GV/SLV在40.8%~73.2%之间, 平均55.6%;手术时间为11.5~20.5 h, 平均12.3 h;无肝期时间为193~375 min, 中位时间253.5 min;术中输注红细胞悬液为0~6 U;术后住院时间为10~42 d, 平均22.7 d;住院总费用12.16~43.48万元, 中位费用17.44万元。1例患者术后一周感染性休克死亡。结论 (1)自体肝移植为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患者提供了技术上的安全和可行性;(2)术前精准评估移植功能肝"量与质"是成功的关键;(3)术中和术后通过精准手术和个体化处置可明显提升功能肝的"量和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