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南大戏剧论丛》 >“子母调”新解

“子母调”新解

         

摘要

cqvip:元人所说'子母调',后人或释为'两腔循环间用',或释为'宫调与宫调之间的犯调'。但杂剧中明确标明'子母调'的,仅见于《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张鼎智勘魔合罗》第四折。通过对这唯一的'子母调'实例进行分析,结合'一曲入数调'的特点,可见'子母调'并非'两腔循环间用',且虽是宫调间的犯调,但并非单一的犯调关系,还有着极其复杂的唱法。文中对'子母调'复杂唱法的表现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子调'与'母调'所指之宫调,以及两者之间的主次关系。应该说,'子母调'是基于'母调'在唱法上的主导作用和'子调'在唱法上的辅助作用而言的。'子母调'在唱法上的复杂特征,体现了元代艺人在唱法上的尝试与创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