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现代仪器与医疗 》 >腹腔镜诊断慢性盆腔痛及其发病机制分析

腹腔镜诊断慢性盆腔痛及其发病机制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疼痛(Chronic pelvic pain,CPP)的发病机制,总结腹腔镜诊治价值。方法:整理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接受腹腔镜诊治的189例CPP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检查结果及治疗情况,总结CPP的发病机制与腹腔镜诊治价值。结果:患者年龄分布以31~40岁为主,占53.97%,其次为41~47岁,占23.28%。患者CPP病因以子宫内膜异位症为主,占33.33%,其次为盆腔炎性疾病,占23.81%,有15例(7.94%)患者腹腔镜检查未见明显盆腔异常。腹腔镜治疗CPP的整体总有效率为85.71%,但未见明显盆腔异常者的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仅为53.33%。结论:CPP好发于31~40岁育龄期女性,根据腹腔镜下病理改变可指导病因治疗,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对于腹腔镜下未见明显盆腔异常者的诊治策略仍有待优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