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矿床地质》 >云南白秧坪银铜多金属矿集区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云南白秧坪银铜多金属矿集区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摘要

为探讨兰坪盆地内白秧坪银铜多金属矿集区水-岩反应的可能性,对矿集区的热液矿物、蚀变岩石和原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热液成矿阶段形成的方解石、菱铁矿、菱锶矿的δ13CPDB值为-8.3‰~+2.7‰,相对变化较小;而δ18OSMOW值为-2.5‰~+24.3‰,变化较大,且出现了自然界中少见的极低值(±0‰).水岩交换模拟反应显示,在成矿早阶段,成矿流体的δ13C和δ18O值分别为-7‰和+7‰,与岩浆水组成特征相似,它是一种具有深源CO2的热卤水.在此流体中,可溶性碳以HCO-3为主,方解石等热液矿物的形成温度为300~160℃,水岩交换比值较小(0~0.4).在成矿晚阶段,成矿流体的δ13C和δ18O值分别为-2.5‰和-12.5‰,可溶性碳以H2CO3为主,方解石等形成温度为250~150℃,水岩交换比值稍大(0.2~0.6),显示出晚阶段成矿流体具有大气降水的特征.δ13C值的增加,很可能与降温作用和灰岩的溶解或去碳酸盐化作用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