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微生物学通报》 >云南番木瓜环斑病毒的发生及遗传多样性

云南番木瓜环斑病毒的发生及遗传多样性

         

摘要

[目的]明确云南省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PRSV)发生情况,并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方法]利用RT-PCR技术,于2011-2012年对采自云南省昆明市、楚雄州、保山市、德宏州、西双版纳州、临沧市、玉溪市、红河州、文山州等地的24个番木瓜、南瓜和罗汉果疑似病样进行扩增、测序,对样品中获得的940 bp PRSV部分cp基因及3'端非编码区的序列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MEGA 5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从17个样品中检测到了PRSV,检出率为70.8%,表明该病毒在云南的发生较为普遍.云南PRSV不同分离物间的核苷酸序列变异较大,与其他已报道的PRSV分离物之间的基因组3'端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81.7%-100%.基于PRSV的CP部分氨基酸序列及基因组3 '端核苷酸的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来自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的PRSV分离物可以分为2个组,其中第Ⅰ组均为来自中国的分离物,包括了大部分的PRSV云南分离物,第Ⅰ组内分离物间的差异较第Ⅱ组大;第Ⅱ组的分离物来源较为复杂,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均有分布.基于PRSV CP部分氨基酸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中,各分离物之间没有明显的地理和寄主相关性,而基于PRSV基因组3'端核苷酸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中,除中国大陆分离物和印度分离物外,其他地区的PRSV在进化上与其地理来源有明显的相关性. [结论]PRSV在云南的昆明市、楚雄州、保山市、德宏州、西双版纳州、临沧市、玉溪市、红河州和文山州等地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且为害寄主植物涉及番木瓜、南瓜及罗汉果,PRSV侵染罗汉果为云南首次发现.云南PRSV分离物的分子变异很大,但是关于PRSV的分子变异是否与其地理分布及症状表现有关,以及P型和W型的分子区分特征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著录项

  • 来源
    《微生物学通报》 |2014年第6期|1142-1151|共10页
  • 作者单位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云南 昆明 650201;

    云南农业大学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云南 昆明 650201;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云南 昆明 650201;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云南 昆明 650201;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云南 昆明 650201;

    福建农林大学 植物病毒研究所 福建省植物病毒学重点实验室 福建 福州 350002;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云南 昆明 65020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番木瓜环斑病毒; cp基因; 分子变异; 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