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西部医学》 >肝细胞癌假包膜的MRI表现预测其生物学特征的临床应用价值

肝细胞癌假包膜的MRI表现预测其生物学特征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

目的 比较肝细胞癌(HCC)假包膜完整性的MRI表现与其生物学特征[病理分级、门静脉癌栓(PVTT)、术前肝内转移、术后复发、术后肝内转移]之间的关系,从而评估假包膜MRI表现预测HCC临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HCC病例,且术后随访时间大于半年的53例HCC患者。分析患者术前MRI检查图像,根据有无假包膜及假包膜的完整性分为完整假包膜、部分及无假包膜,并评价HCC假包膜完整性与病理分级、PVTT、术前肝内转移、术后复发、术后肝内转移的相关性差异。结果 53例HCC患者共54个肿瘤病灶。在MRI上具有完整假包膜20例(37.0%)中,合并PVTT 2例(10.0%),术前肝内转移4例(20.0%),术后复发4例(20.0%),术后肝内转移2例(10.0%)。部分及无假包膜为34例(63.0%)中,PVTT 12例(35.3%),术前肝内转移10例(29.4%),术后复发18例(52.9%),术后肝内转移21例(61.8%)。HCC包膜完整性与门静脉有无癌栓、术后复发、术后肝内转移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病理分级,高分化10例,中分化37例,低分化7例。高、中、低三型HCC完整假包膜比率分别为50.0%、35.1%、28.6%,部分及无假包膜病例所占比率分别为50%、64.9%、71.4%,尽管随着肝癌病理分型降低,HCC假包膜的完整率有降低趋势,但三组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609)。结论 HCC肿瘤假包膜完整性的MRI表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评估其临床预后,但尚不能作为判断其病理分级的预测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