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解放军医学杂志》 >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临床研究进展

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临床研究进展

         

摘要

@@ 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specific antigen, TPS)是细胞角蛋白18片段上的M3抗原决定簇,血清中TPS含量的高低是衡量肿瘤细胞分裂和增殖活性的一个较为特异的指标.研究表明,TPS在肿瘤的早期诊断、预告复发和转移、评价预后方面有独特的价值.本文就近5年来TPS在上述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影响血清TPS水平的因素可能影响血清TPS水平的因素有:①年龄.婴幼儿的血清TPS水平要较成人高些.Rebhandl等报道,刚出生时婴儿脐血TPS的平均值为105.05U/L,到出生后第1周末上升至164U/L,然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直到14岁左右降至成人水平.在老年人,TPS水平似乎随年龄增大而有所增高,但在肿瘤患者,并未发现年龄与TPS有任何关系.②妊娠.Kassanos等[1]发现,妊娠早期(5~14周)血清TPS水平与常人无异,从妊娠15周开始,TPS浓度随孕龄的增加而进行性增高,尤其在妊娠28~37周和分娩时显著增高(P<0.01).因此在对孕妇用TPS诊断恶性肿瘤时、在监测乳腺癌术后怀孕的患者时,均应考虑到妊娠的影响.③肾功能状况.TPS属低分子量蛋白质,经肾脏排泄,故肾小球滤过率(GFR)直接影响血清水平的高低.Tramonti等[2]报道GFR下降者其血清TPS浓度升高,尤其当GFR降至40ml/min以下时更为明显.提示在临床应用TPS判别良恶性肿瘤时,应考虑到患者的肾功能状况.④肿瘤血管形态.Willemse等对子宫内膜癌的血管形态学研究发现,血管腔的直径、周长、横截面积的大小与血清TPS浓度成正比,推测原因可能是血管扩张,内皮间隙增大,使低分子量的TPS被动通过间隙进入血液循环增多. 2 TPS在常见肿瘤中的应用 2.1 乳腺癌 Giai等对144例乳腺癌病人,按术后分期(Ⅰ期33例,Ⅱ期37例,Ⅲ期40例,Ⅳ期34例)进行分层分析,以100U/L为截断值,Ⅰ期、Ⅱ期、Ⅲ期、Ⅳ期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12%、22%、28%、73%,同时研究的良性乳腺病161例,TPS的诊断特异性为88%.Kopczynski等[3]发现乳腺癌病人的TPS水平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成正相关,与患者年龄,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级无关.而Ohanlon等的研究结果则认为TPS与乳腺癌的瘤体大小、复发、播散有关,与淋巴结侵犯无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