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医学创新》 >标准化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非器质性失眠症对照研究

标准化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非器质性失眠症对照研究

         

摘要

目的:评价非器质性失眠症标准化逐次访谈式认知行为疗法(CBT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34)和对照组(n=32),研究组以实施标准化CBTI为主,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疗程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4、8周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定睡眠质量,以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评定当前失眠伴发的焦虑水平和平时的焦虑特性状况,以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研究组氯硝西泮平均用量低于对照组(t=4.51,P<0.01),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479,P=0.034).8周后仍药物维持治疗者例数研究组少于对照组(χ2=6.008,P=0.014).治疗8周后,研究组和对照组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t=2.31,P<0.05).治疗4、8周后,研究组状态焦虑量表(S-A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8周后,研究组特质焦虑量表(T-AI)评分低于治疗前(t=14.301,P=0.000);治疗8周后,对照组S-AT评分低于治疗前,而T-A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1,P=0.136).状态焦虑评分在治疗前后与不同组别间不存在交互作用(F=1.651,P=0.232),特质焦虑评分在治疗前后与不同组别间存在交互作用(F=148.813,P=0.000).治疗4、8周后,研究组STAI状态焦虑评分均较对照组低(F=8.044,P=0.006);治疗8周后,研究组特质焦虑评分较对照组低(F=32.854,P=0.000).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7.306,P<0.01).结论:标标准化逐次访谈式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非器质性失眠症效果较好,安全性高,易于操作和教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