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医学信息》 >心肌损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与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

心肌损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与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

         

摘要

心脏损伤时的血中生化标志物检测值异常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重要诊断标准之一[1],1954年,Ladue等首先发现血中天冬氨酸转氨酶(GOT,现称AST)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患者血中增高,他们提出GOT可作为AMI的诊断标志物.1955年,Wroblwski等认为血中乳酸脱氢酶(LD)的变化也与AMI有关.1957年Vessell等人发现LD有不同组分,而AMI时某一组分的变化尤其明显.1960年,Dreyfus等报道肌酸激酶(CK)在AMI时出现增高,特异性较先前报道的GOT、LD高.由于分离技术的进步,1966年Van der Veen等发现,CK的MB同工酶(CK-MB)在AMI时的增高在敏感性、特异性方面都优于当时临床应用的其他标志物.但临床实践发现,约有25%的AMI患者发病早期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约30%的AMI患者缺乏心电图(ECG)的特异改变;CK-MB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不尽如人意.随着医学科学研究的进展,心肌损伤的血液生化标志物已从早先的以酶活性为主的检测(如AST、LD及其同工酶、CK及其同工酶等)发展到目前的以蛋白质质量浓度为主的检测,包括多种早期标志物和晚期标志物.

著录项

  • 来源
    《医学信息》 |2012年第4期|225-225|共1页
  • 作者

    周燕;

  • 作者单位

    山西大医院;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