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医学信息》 >前房维持器在白内障手术中应用

前房维持器在白内障手术中应用

         

摘要

前房维持器(Anterior Chamber Maintainer,ACM)因其能持续地维持良好前房,提高白内障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同时减少术中透明质酸钠使用量,降低手术费用,目前被推广使用,现综述如下。 1历史回顾 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的迅猛发展,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很快代替了白内障囊内摘除术,但该术式切口大,手术过程中眼内压波动大,前房稳定性差,无法维持恒定的前房,出现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等并发症,使手术的安全性及成功率均较低[1]。许多手术医生不断探索,试图找到一种简便安全有效、费用低的方法来维持前房深度和眼内压恒定。最初Thrasher[2-3]等人用平衡液(BSS)的灌注来维持前房的深度,从而形成了前房灌注系统的雏形,但由于当时白内障手术是传统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切口大,无自闭性,密闭性能差,液体从切口流失大,无法有效形成前房以及维持恒定的前房深度,实际效果不理想,因此这一方法被放弃了。随着科技的发展,发现了粘弹剂,它具有较高的粘稠度,注入前房后可形成前房并维持有效的前房深度,并且能保护角膜内皮,便于进行前房内操作,如前囊截囊、娩核以及人工晶体(IOL)植入等,因此粘弹剂就广泛应用于白内障手术中,直至今日。但是粘弹剂粘稠性也有它的局限性,不能恒定维持前房深度,特别当植入IOL时,粘弹剂漏出切口会造成前房变浅,必须反复注入粘弹剂,消耗量大。术后如前房残留粘弹剂会增加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率。此外,粘弹剂价格较贵,增加了手术费用[4-6]。随着科技的进步,白内障手术技术也进步为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具有安全、经济、有效性,并得到广泛应用,研究的方向又集中到用BSS来维持前房及眼内压上。

著录项

  • 来源
    《医学信息》 |2015年第29期|393-393|共1页
  • 作者

    蓝庆豪;

  • 作者单位

    广西马山县人民医院;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