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材料科学与工艺》 >电磁场作用下原位生成WC颗粒机理的研究

电磁场作用下原位生成WC颗粒机理的研究

         

摘要

为了提高灰口铸铁的耐磨性,用施加电磁场的方法,在灰口铸铁熔体中原位合成了WC颗粒,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研究了合成产物的物相、显微组织以及化学成分.实验结果表明:提高电磁频率有助于WC颗粒的原位合成,当电磁频率5 kHz、电流为15 A、作用时间为5 min时,可得到细小,且分散性较好的颗粒.主要是电磁场的存在,降低了钨丝的表面张力,使钨原子容易从表面脱附,同时提高了钨丝附近的Fe-W-C三元体系微小区域的混合熵,引起了生成WC颗粒的自由能降低,从而利于WC颗粒的合成.

著录项

  • 来源
    《材料科学与工艺》 |2010年第4期|550-554|共5页
  • 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耐磨材料研究所,西安,710055;

    西安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71005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耐磨材料研究所,西安,71005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耐磨材料研究所,西安,71005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耐磨材料研究所,西安,710055;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金属复合材料;
  • 关键词

    原位反应; 钨丝; WC; 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