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海洋渔业》 >河川沙塘鳢DMRT1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河川沙塘鳢DMRT1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摘要

以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为研究对象,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对DMRT1的全长基因进行了克隆,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其结构和功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了河川沙塘鳢DMRT1基因在8种组织(鳃、肠、心、肌肉、脑、肝、脾、性腺)、胚胎发育的8个时期(受精卵期、桑椹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体节期、口裂期、出膜后1d和出膜后3d)以及性腺发育的4个时期(Ⅰ~Ⅳ期)中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河川沙塘鳢DMRT1基因cDNA序列的全长为2025 bp,编码297个氨基酸,其中包括894 bp的开放阅读框(ORF),73 bp的5 ′非编码区和1058 bp的3′非编码区.与已知物种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后发现,河川沙塘鳢DMRT1的氨基酸序列与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欧洲鲈鱼(Dicentrarchus labrax)的同源性最高.DMRT1基因在河川沙塘鳢的精巢组织大量表达,而在卵巢、肌肉、心以及肝4种组织中表达较少,在其它组织中几乎不表达;DMRT1基因在胚胎发育的各个时期都有表达,在原肠期的表达量最高;此外,DMRT1基因表达量在精巢发育的不同时期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精子成熟期(Ⅳ期)达到最大值,而在卵巢发育的不同时期表达量较少且表达强度差异不明显,因而推测河川沙塘鳢DMRT1基因与精巢的发生和功能的维持有关.研究结果为解析河川沙塘鳢DMRT1基因的功能及其性别决定机制提供了基础资料,也为开展河川沙塘鳢单性育种奠定了基础.

著录项

  • 来源
    《海洋渔业》 |2018年第5期|569-580|共12页
  •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210023;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210023;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210023;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210023;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210023;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农业部淡水渔业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淡水水产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浙江湖州313001;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210023;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农业部淡水渔业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淡水水产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浙江湖州31300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水产动物学;
  • 关键词

    河川沙塘鳢; DMRT1基因; qRT-PCR;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