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 >'解惑'的心理学研究

'解惑'的心理学研究

         

摘要

@@ 在语文教学中,大家都比较重视设疑、提问,有的甚至认为惟此才是"启发式",而对于"解惑"的技能却重视不够,研究不深.实际上,提出问题正是为了解决问题.不论是学生发现问题也好,教师设置疑卡也好,都仅仅是思维的起点.如果没有教师的进一步启发和诱导,学生的思维也许会长久停滞在"起点"上徘徊不前.学生从有疑到释疑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既不能有问必答,也不能先让学生陷入困境而后再揭出"谜底",更不能隔岸观火,听任学生在迷宫里瞎碰乱撞.解惑,同样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了解和把握学生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时的心理特点、心理状态、心理活动过程,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运用心理学原理和高度的教育机智,审时度势,进行巧妙的激励、诱导、点拨,进而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让他们自己去寻求解疑的方法并获得答案."解惑"的心理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解惑"教学中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值得认真研究.

著录项

  • 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 |2002年第7期|27-28|共2页
  • 作者

    傅炳熙;

  • 作者单位

    河南安阳师范学院中文系,45500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教育;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