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 >生命需要“抚摸”——现代散文选读教学随笔之三

生命需要“抚摸”——现代散文选读教学随笔之三

         

摘要

刘亮程先生,你的社会责任感哪儿去了?选编教材的专家社会责任感哪儿去了?!教完《寒风吹彻》,一位老师愤怒地责问,因为他的学生在课堂上问他:"老师,在这冷冰冰的世界,注定要寒风吹彻的人生里,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由此他认为,《寒风吹彻》给予学生的是绝望,不宜进入教材.粤教版《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第二单元"品读生命"和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是什么让我们感动"专题都选了《寒风吹彻》.它是篇抒情散文,鉴赏的首要任务是体验情感.不过,"抒情散文的感情往往也是'复杂'的,如同现实生活中那样千头万绪,欲说还休"(苏教版专题引言),这还只是就作者想要表达的而言,读者所能体验到的则会更为复杂.这就是说,读出"绝望"是正常的,是读者的权利,更何况刘亮程本人也说过,"那些太寒冷的文字,可能不适合孩子阅读",文本呈现的意象确实是寒冷的.除了"绝望",我们还读出了各式各样的感悟.从所能见到的课堂以及各类设计看,至少有四种:一是绝望,二是淡定,三是悲悯,四是支付温暖或等待春天(寒风吹彻中,还有春天的梦).但体验是一种生发,它离不开作者想要表达的,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教学文本,找到生发的基点尤为重要.

著录项

  • 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 |2011年第11期|61-63|共3页
  • 作者

    蔡建明;

  •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教研室 21000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