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检验医学与临床》 >天津市某三甲医院2018-2020年血培养常见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性变迁

天津市某三甲医院2018-2020年血培养常见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性变迁

         

摘要

目的分析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血培养常见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变迁,为血流感染的合理用药及医院内感染的有效监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18-2020年血培养阳性的数据,用WHONET 5.6软件和SPSS 21.0软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血培养仪为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菌株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结果血培养非重复分离的病原菌共92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71株(50.92%),革兰阳性菌414株(44.76%),真菌40株(4.32%)。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158/925,17.08%)、肺炎克雷伯菌(140/925,15.14%)及鲍曼不动杆菌(41/925,4.43%)为主;革兰阳性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51/925,16.32%)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52/925,5.6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和人葡萄球菌分别占8.97%和7.35%。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高度耐药,平均耐药率为82.28%。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及含酶抑制剂类药物较为敏感,3年间尚未发现有耐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和美罗培南的大肠埃希菌菌株;但有耐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肺炎克雷伯菌菌株,平均耐药率分别为25.71%、25.71%和26.43%。鲍曼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和替加环素耐药率较低,均70%,未出现对万古霉素、米诺环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菌株。结论该院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检出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是血流感染的最主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临床上应加强血流感染病原菌的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密切关注血流感染的菌群分布、耐药情况、耐药性变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早控制感染,对防控耐药菌株的暴发流行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