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检验医学与临床》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摘要

@@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是 20世纪 80年代在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采用荧光标记的DNA序列作为探针,利用探针与被检测样本中DNA的互补,在探针与样本 DNA杂交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杂交信号,从而检测标本中的染色体或基因异常.FISH技术为一种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克服了传统的细胞遗传学诊断取材时间有限、培养耗时长、结果取决于中期裂相的多少、分散的好坏、显带是否适中等不足,只需根据杂交位点的数目即可迅速确定染色体的数目,结果更客观、准确、可靠.可以在获取标本后24~48 h出结果,对于及时实施临床决策以及缓解孕妇等待结果时的焦虑情绪有重要的作用,在临床的应用日益广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