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梗阻性脑室内出血的外科治疗进展

梗阻性脑室内出血的外科治疗进展

             

摘要

@@梗阻性脑室内出血的发病率低,传统的内外科治疗病死率高达75%~100%[1],内科治疗病死率几乎是100%.随着检查手段的提高,70年代头颅CT出现,在诊断脑室内出血上有了一个新的飞跃,给神经外科医师治疗提高了可靠的依据.Todo等报道采用直接开颅血肿清除术或单纯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治疗梗阻性脑室出血、部分获得了成功;但由于直接开颅手术对脑组织的损伤过大,单纯侧脑室穿刺引流对脑室积血清除过慢,故病死率仍很高,达36%~100%[2],效果不理想.因为脑室出血恶化原因主要是脑室内积血阻塞脑室系统,形成梗阻性脑积水,脑室急剧膨胀,颅内压迅速升高,脑疝形成及脑室深部结构破坏,而上述方法又仅限于液化的血肿才能引出,而未溶解的血肿块未能引出,梗阻问题不能完全解决.鉴于上述原因,药物溶解血肿作为弥补引流不彻底,时间长的不足的一种手段渐为国内外所重视.80年代末有人采用脑实质内血肿穿刺灌注尿激酶溶解血肿外引流取得了成功,90年代初巫志明等开始将尿激酶溶解血肿方法试用于脑室内出血穿刺外引流,将尿激酶灌注入脑室内溶解血肿获得了满意效果[3],90年代末中期开始推广使用,并改进了引流方法由单侧穿刺外引流发展到双侧外引流,灌注尿激酶冲洗和溶解血肿,脑室内出血病死率有了显著下降,从而使梗阻性脑室内出血的外科治疗取得很大进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