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长江科学院院报》 >运营公路隧道的变形机理分析及危险性评价

运营公路隧道的变形机理分析及危险性评价

         

摘要

cqvip:为合理评价运营隧道的安全现状及危险性发展趋势,提出利用BP神经网络和V/S分析构建运营隧道的危险性预测模型。首先,基于运营隧道所处的环境条件,分析其变形机理;其次,根据相关安全等级划分标准,评价运营隧道的安全现状;最后,利用优化BP神经网络构建运营隧道的变形预测模型,再利用V/S分析判断运营隧道的危险性发展趋势,以实现运营隧道的危险性预测。以嬉野隧道为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运营隧道的变形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包括渗水因素、空洞因素、衬砌劣化因素及长期应力作用因素等;隧道的安全现状等级为Ⅴ级,危险性高,且沉降变形判断得到的危险性等级要高于水平收敛判断得到的危险性等级;变形预测结果和危险性趋势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均得出该隧道的危险性将会进一步增加,验证了BP预测和V/S分析2种模型在运营隧道危险性预测中的适用性和可靠性。研究成果为公路隧道的后期运营提供一定的指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