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置入7 F血管鞘行下肢远端灌注治疗下肢缺血的效果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

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置入7 F血管鞘行下肢远端灌注治疗下肢缺血的效果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

         

摘要

目的探讨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A ECMO)置入7 F血管鞘行下肢远端灌注治疗下肢缺血的效果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于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20例经股静脉-动脉(V-A)插管建立ECMO并置入7 F血管鞘行下肢远端灌注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效果的不同将其分为缓解组(n=8)与未缓解组(n=12),随访6个月后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n=13)和死亡组(n=7),分析影响下肢缺血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的因素。结果治疗6 h,未缓解组患者血流量、血流速度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及缓解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h,两组患者脑利钠肽(BNP)均高于本组治疗前,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CK)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未缓解组患者MYO、CK水平均高于缓解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6 h的MYO水平、CK水平、血流量、血流速度均不是患者发生下肢缺血的影响因素(P﹥0.05)。缓解组与未缓解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的性别、治疗6 h BNP水平、治疗前及治疗6 h MYO水平、体重指数(BM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6 h的BNP水平是影响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V-A ECMO置入7 F血管鞘行下肢远端灌注可有效缓解下肢缺血症状,但治疗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需综合干预,治疗6 h后的BNP水平对患者预后影响较大,可作为V-A ECMO置入7 F血管鞘行下肢远端灌注患者预后预测的重要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