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创伤外科杂志》 >聚乳酸管引导性骨再生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聚乳酸管引导性骨再生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摘要

目的观察可降解性材料膜管引导长管状骨骨再生的现象,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双侧桡骨中上段截去15mm,包括骨膜,造成骨缺损.左侧为实验侧,采用聚乳酸管桥接,制作长管状骨引导性骨再生动物模型,右侧骨缺损不做处理作为对照.60只兔随机分为2组:A组12只兔分别于术后1、2、4、8、12、16周时摄X线片观察;B组48只兔随机分为6组,分别于术后1、2、4、8、12、16周时处死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A组术后1、2周时实验侧与对照侧无明显差异,实验侧4周时有骨痂开始形成,16周时有10例完成骨性连接、髓腔再通及板层骨改建.对照侧4周时骨痂生长不明显,16周时无1例愈合.B组实验侧1周时即有骨及软骨再生,16周时在形态学特征、组织学特性方面均类似于正常骨,对照侧16周时只在两截骨端有少量软骨细胞,缺损区为纤维组织充填.结论聚乳酸管能够成功引导骨再生,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著录项

  • 来源
    《创伤外科杂志》 |2003年第3期|184-187|共4页
  •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湖北,武汉,4300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湖北,武汉,4300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湖北,武汉,4300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湖北,武汉,43003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R681-34;
  • 关键词

    骨再生; 聚乳酸管; 骨缺损;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