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潜在的细菌纤维素/明胶支架材料的制备

潜在的细菌纤维素/明胶支架材料的制备

         

摘要

实验在pH 1.0,温度40℃,避光条件下,通过高碘酸钠对细菌纤维素(BC)进行氧化,制得双醛细菌纤维素(DHBC).然后在温度50℃,pH 6.0,DHBC与不同用量的明胶溶液进行作用制得双醛细菌纤维素/明胶(DB-G)3种复合材t(DB-G5,DB-G10,DB-G15).通过FTIR谱图分析,DB-G中的C=O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 740 cm-1)消失了,相应地在1 600~1 680cm-1和1 500~1 550cm-1出现了典型的酰胺Ⅰ的v(C=0)和酰胺Ⅱv(N-H)的红外吸收峰,随着明胶比例增加,吸收峰变宽并发生部分紫移.根据模拟体液(SBF)降解测试结果,DHBC及DB-G表现出了良好的可降解性,降解周期为60 ~90 d.利用比表面积与孔径分布及SEM的测试分析,DB-G5、DB-G10、DB-G15的孔径变化呈现出了不断减小的趋势.通过TG/DTG的热解温度测试结果,与BC相比,DHBC热解温度迅速降低,最大失重温度(Tmax)下降80.1℃.然而与明胶发生交联后,热分解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DB-G的Tmax均大于340℃,但DB-G10和DB-G15的Tmax却不足2℃.抗张强度测试表现出类似的情形,与DB-G10相比,DB-G15没有随着明胶用量的进一步提高.综合分析认为,m(DHBC)∶m(明胶)以1∶10最为合适,即DB-G10可作为一种潜在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