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琥珀”语词流变的文化考释

“琥珀”语词流变的文化考释

         

摘要

西汉初年陆贾《新语》最早以译音方式记载“琥珀”,东汉班固《汉书》意化为“虎魄”。魏晋《名医别录》进一步解说“虎魄”,并附会出“虎死,精魄入地化为石”等各种本土民间文化期许。由译音无义的“琥珀”而变为译意特称“虎魄”,尚有“虎珀”中间语言变体的长期存在。随魏晋六朝引入域外“琥珀”特别是“虫珀”风尚日炽,加之其时道教学者对“琥珀”成因、品种的研究,人们对“琥珀”的认识不断修正,并凝固为《隋书》泛称的“兽魄”。此外,揆诸文献,“育沛”、“遗玉”、“顿牟”、“江珠”原本或皆非“琥珀”别称。“琥珀”一词的书写流变,反映出中华民族吸收融合外来文化之后所发生的文化互动直至本土化的变异历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