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罕少疾病杂志》 >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报道

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报道

         

摘要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且为男性,以后相继出现多脏器损害表现者国内报道不多,我们遇到 1例,报道如下: rn1 临床资料 rn 男性患者, 59岁,农民。因畏寒、发热、咳嗽 2周,浮肿、谵妄伴神志异常 4天于 1997年 6月 5日入院。 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高热 (39℃ )、咳嗽,咯白色粘稠痰,在当地诊所输“青霉素、甲硝唑”治疗,体温降至 37℃~ 38℃,咳嗽、咯痰好转。于入院前 4天出现谵妄、神志行为异常、吐词不清及头痛,双下肢浮肿,感恶心 (未呕吐 )、头昏、乏力,不能行走。查体 T37.5℃, BP16/9.3kPa。神清,表情淡漠,双下肢轻度浮肿,余无异常发现。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征未引出。肾功: BUN6.5mmol/L, Cr68μ mol/L,肝功、电解质检查正常。头颅 CT检查无异常发现,初诊:①散发性脑炎 ?②伤寒 ?予抗感染治疗, 6天后肥达氏及外裴氏反应检查均为阴性,听诊心前区闻及心包摩擦音,双下肺呼吸音降低,可闻及少许湿鸣音。超声心动图示:少许心包积液。 B超示:双侧胸腔积液。腰穿检查示压力 1.8kPa,脑脊液:糖 >2.78mmol/L,氯化物 116.29mmol/L, WBC12× 106/L,蛋白 575mg/L。血常规示: Hb91g/L,WBC3.6× 109/L, N0.53,血小板 363× 109/L,尿 Pro(+ ), ESR30mm/h,免疫球蛋白 IgG18.2g/L, C30.86g/L,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1.8g/L,抗核抗体两次检查均为阳性,抗 ds- DNA抗体阳性。确诊为 SLE。经强的松、雷公藤治疗后神志恢复正常,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吸收,心包摩擦音及双肺湿鸣音消失,住院 54天后好转出院,以后失访。 rn2 讨论 rn2.1 SLE神经精神损害 (CNS)发生机制其病理基础是免疫复合物所致的局部血管炎,但也有抗神经元抗体、抗磷脂抗体及心内膜脱落的无菌性栓子可能参与狼疮脑病的发病 [1]。陈维政等 [2]报道在神经精神性狼疮患者的血和脑脊液中检出抗神经元抗体,经治疗病情好转后,血及脑脊液中抗体水平明显下降,提示免疫因素参与 CNS。 SLE患者出现 CNS的各家报道不一。 Mclune等 [3]认为在 50%~ 60%的患者可出现 CNS症状,国内报道的发生率在 6%~ 50% [4]。据张桓等 [5]报道 SLE伴发 CNS损害中,脑脊液检查异常占 91.4%,其中以蛋白、压力及白细胞升高为主。 CNS损害约 50%发生在 SLE病程的头 2年内,大多数神经精神症状重叠出现。伴 CNS的 SLE男女发病率约 1∶ 7.1,男性 SLE发病时间早,症状重,愈后差已成共识。 rn2.2 诊断和治疗本例符合 1982年美国风湿病协会关于 SLE分类标准,在确诊为 SLE合并 CNS后,经激素治疗有效,症状消失。典型的 SLE诊断并不困难,而 SLE早期表现有多样性及不典型性特点,且该患者为中年男性,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因此导致误诊。后作脑脊液检查及免疫学检查均异常,排除高血压及尿毒症酮症酸中毒或电解质紊乱、 CNS感染所致神经系统异常方才确诊。脑部损害常为引起本病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该病员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症状为主,首发表现为精神障碍,估计预后较差,但病员因故失访,实为遗憾。因此在 SLE早期活动度较高时如出现 CNS,应高度警惕 CNS的可能。诊断应结合详细的临床病史与脑脊液、 CT检查及其它相关实验室检查。如皮肤损害、关节病史,慢性低热、乏力,以及狼疮细胞和抗核抗体阳性等,均有较重要的诊断价值,可对大多数有 CNS的 SLE迅速作出诊断并借此与 CNS感染相鉴别。 rn SLE合并 CNS的治疗,以治疗 SLE为主,皮质激素是首选药物,合并肾脏病变者合用环磷酰胺;对于有癫痫样发作或精神症状者加用抗癫痫或抗精神失常药物治疗。张桓等 [5] 报道对有 CNS的 SLE行鞘内联合注射甲氨喋呤加氟美松,总有效率 91.7%。一般轻度精神障碍无需特殊治疗,随着 SLE的缓解大多消失。现多数认为,本病的重症急性期,一时给予大剂量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有困难,如无其它禁忌,先试行血浆交换疗法是适宜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