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 >外源性硫化氢对大鼠深Ⅱ°烧伤创面巨噬细胞数量和微血管数量的影响

外源性硫化氢对大鼠深Ⅱ°烧伤创面巨噬细胞数量和微血管数量的影响

             

摘要

目的初步研究外源性硫化氢对大鼠深II°烧伤创面巨噬细胞含量和微血管形成的影响,探讨其在大鼠烧伤创面愈合中的相关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烧伤组、H2S干预组、PAG干预组。烧伤及干预组制成5%TBSA深II°烫伤模型。H2S干预组腹腔注射硫氢化钠(NaHS,H2S供体)56μmol·(Kg·d)-1、PAG干预组腹腔注射DL-炔丙基甘氨酸(PAG,H2S合成酶抑制剂)45 mg·(kg·d)-1,分别于伤后1、4、7、14、21、28 d切取创面皮肤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创面巨噬细胞数量和微血管数量;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检验。结果 (1)伤后烧伤各组创面巨噬细胞数量持续增多,伤后21 d开始下降。各时相点烧伤各组间比较,在伤后4、14、21、28 d时,F值分别为107.50、195.65、16.21、4.25,P<0.05或P<0.01;与单纯烧伤组比较,H2S干预组各个时相点创面浸润巨噬细胞数量均减少,伤后4、14、21 d时,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烧伤组比较,除伤后第1 d外,PAG干预组其余各个时相点巨噬细胞浸润数量均增多,伤后4 d和14 d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伤后烧伤各组创面MVD持续增多,伤后14 d开始下降。各时相点烧伤各组间比较,在伤后7、14 d时F值分别为94.32、72.15,P<0.01;与单纯烧伤组比较,在伤后1、4、7 d和14 d时,H2S干预组创面微血管数较单纯烧伤组数量多,伤后7 d和14 d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烧伤组比较,在伤后4、7和14 d PAG干预组创面微血管数较单纯烧伤组数量少,伤后7 d时,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硫化氢对大鼠深II°烧伤创面巨噬细胞含量和微血管的形成存在影响,其可能通过降低创面巨噬细胞数量和促进血管形成参与创面愈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