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实用医学杂志》 >超声监测气管内全麻患者人工气腹下膈肌移动度和肺不张

超声监测气管内全麻患者人工气腹下膈肌移动度和肺不张

         

摘要

目的 通过同步膈肌超声和肺超声评价人工气腹下膈肌移动度和肺不张的超声影像学变化,探讨人工气腹手术麻醉时可能出现气体交换异常的机制.方法 根据入选标准,随机选择行气管插管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37例.分别在麻醉前自主呼吸时(T0)、麻醉后机械通气5 min时(T1)、人工气腹稳定后5 min(T2)、机械通气时人工气腹结束后5 min(T3)、气管导管拔除后15 min(T4)5个时点采用M-型超声监测膈肌移动度以及采用B-型超声监测肺部超声影像.分别记录膈肌移动度以及上BLUE点、下BLUE点和膈肌点所监测的超声影像进行LUS评分.结果 (1)T0、T2、T4时点膈肌移动度分别为(12.07±2.70)mm、(4.52±0.81)mm、(10.17±1.99)mm.T1~T4时点膈肌移动度测量值与T0时点比较都下降(P<0.01);膈肌移动度在T2时点最小,与其他各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膈肌移动度在T4与T0时点比较差异仍然有统计学意义(P<0.01).(2)T0、T2、T4时点LUS评分分别为(0.05±0.23)分、(2.19±0.57)分、(0.81±0.40)分.T1~T4时点LUS评分与T0时点比较显著性增高(P<0.01);LUS评分在T2时点最大,与其他各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4时点LUS评分与T0时点比较差异仍然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超声可以同步监测膈肌移动度和肺泡萎陷(肺不张),显示全麻气腹胆囊切除术会引起较严重的肺泡萎陷(肺不张),由人工气腹后膈肌移动度明显受限所致;这种肺下部的肺泡萎陷(肺不张)是可恢复的,但在麻醉复苏期仍然不能恢复到麻醉前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