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大鼠咬合干扰致口颌面痛敏的自我赏罚实验行为学特点

大鼠咬合干扰致口颌面痛敏的自我赏罚实验行为学特点

         

摘要

目的:测定咬合干扰模型(experimental occlusal interference,EOI)与部分眶下神经切断模型(partial infraorbital nerve transection,pIONX)两种口颌面疼痛模型大鼠的自我赏罚实验行为学表现及机械诱发反应痛敏,比较两种测痛方法所反映的不同疼痛模型的疼痛特点。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6只,分别为机械刺激诱发反应组(sham-EOI、EOI、sham-pIONX与pIONX组,sham为假手术组)与自我赏罚实验组(sham-EOI、EOI、sham-pIONX与pIONX组,sham为假手术组)。于建模前及建模后1、3、7、10、14、21 d测定各组大鼠机械刺激反应阈值与自我赏罚行为学表现。结果:机械刺激诱发反应组大鼠pIONX组von Frey纤维的机械刺激反应阈值于1~21 d出现显著下降(P<0.05),7~10 d达到最低;自我赏罚实验组大鼠pIONX组的总摄食时间于10~21 d出现显著下降(P<0.05),10~14 d达到最低。机械刺激诱发反应组大鼠EOI组von Frey纤维的机械刺激反应阈值于3~21 d出现显著下降(P<0.05),7 d达到最低;自我赏罚实验组大鼠EOI组的总摄食时间于1~21 d出现显著下降(P<0.05),7~10 d达到最低。结论:自我赏罚实验可以作为口颌面疼痛的行为学测定新方法,而且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和咬合干扰所致口颌面疼痛的模型中均可稳定应用。两种模型中,自我赏罚实验与机械刺激诱发反应均表现出了不同的痛敏时程,两种方法互为补充可以更全面地揭示不同模型的疼痛行为学特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