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新医学》 >体外无血清培养骨髓巨核祖细胞对ITP早期分型的临床意义

体外无血清培养骨髓巨核祖细胞对ITP早期分型的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探讨体外无血清培养骨髓巨核祖细胞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早期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27例急性ITP(急性组)、14例慢性ITP(慢性组)患儿和10例骨髓检查造血功能正常、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儿童(对照组)的骨髓巨核细胞标化计数、体外无血清培养的骨髓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megakaryocyte,CFU-MK)和骨髓巨核细胞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urst forming unit-megakaryocyte,BFU-MK),并进行比较.结果:急性组骨髓巨核细胞标化计数高于对照组(P<0.01),且CFU-MK、BFU-MK均明显高于慢性组和对照组(P<0.05,P<0.01);慢性组骨髓巨核细胞标化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CFU-MK、BFU-MK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慢性组2例BFU-MK缺如.结论:在体外无血清培养的条件下,因去除了血小板抗体的影响,急性ITP及慢性ITP患儿的骨髓巨核祖细胞均呈增生活跃,但在集落形成数量方面则出现明显差异,说明急性ITP及慢性ITP患儿的病理生理过程存在差异,因此,可应用体外无血清培养骨髓巨核祖细胞来观察BFU-MK、CFU-MK的形成差异来进行ITP的早期分型,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