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不同粘接固位修复方法对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影响分析

不同粘接固位修复方法对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影响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传统与改良粘接固位修复对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行磨牙区单颗口腔种植修复的114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粘接固位方式不同,将11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60例)和对照组(n=54例).观察组患者采取改良粘接固位修复,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粘接固位修复,跟踪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骨吸收量,并分别于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odified sulcus bleeding index,mSBI)、改良菌斑指数(modified plaque index,mPLI)以及患者对种植义齿的满意度.结果 术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骨吸收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mSBI及mPLI分级0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mS-BI及mPLI分级3级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mSBI及mPLI分级0级、1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mSBI及mPLI分级2级、3级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对种植义齿的美观程度、固位功能、语言功能、咀嚼功能、舒适程度5个维度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 相较于传统粘接固位修复,在牙列缺损患者中应用改良粘接固位修复术,可获得更好的骨稳定性及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且患者的满意度更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