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川中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石灰性紫色土土壤腐殖质特征

川中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石灰性紫色土土壤腐殖质特征

             

摘要

以川中丘陵区石灰性碱性紫色土为研究对象,初步分析了林地、旱地、水田和撂荒地土壤腐殖质组成和性质,并探讨土壤腐殖质与土壤全氮含量关系.结果表明:(1)表层和亚表层土壤腐殖质含量均为林地最高,其次为旱地、水田、撂荒地.根据我国土壤肥力分级标准,林地、水田、旱地表层(L1)土壤腐殖质含量中等,撂荒地含量偏低;(2)四种土地利用方式表层和亚表层(L2)土壤腐殖质组成中,均以胡敏素碳相对数量最高,除水田亚表层土壤胡敏酸碳含量高于富里酸碳含量外,其他三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富里酸碳的相对数量均高于胡敏酸碳相对数量;(3)四种土地利用方式表层土壤H/F值均小于1,表明川中丘陵区碱性紫色土为富里酸型土壤.四种土地利用方式表层土壤的腐殖化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旱地>林地>水田>撂荒地.同种利用方式下,旱地、撂荒地表层和亚表层土壤腐殖质腐殖化程度无显著差异.水田、林地亚表层土壤腐殖质腐殖化程度均高于亚表层;(4)腐殖质、胡敏酸、富里酸、胡敏素含量与土壤全氮含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899、0.790、0.682、0.909,呈线性正相关.

著录项

  • 来源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19年第2期|111-116|共6页
  • 作者单位

    绵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工程学院,四川绵阳 621006;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41;

    绵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工程学院,四川绵阳 621006;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41;

    绵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工程学院,四川绵阳 621006;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41;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41;

    绵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工程学院,四川绵阳 621006;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土壤分析 ;
  • 关键词

    土壤; 胡敏酸 ; 富里酸 ; 腐殖质 ; 胡敏素; 土地利用方式 ;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