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医学研究杂志》 >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在急性心肌梗死诊疗中的临床意义

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在急性心肌梗死诊疗中的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 探讨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LR)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测定50例AMI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天后、40例胸痛非AMI患者(胸痛对照组)和36例健康体检者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数(Neu和Ly),超敏C-反应蛋白(CRP)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水平,计算Neu/Ly比值(NLR).同时计算各指标的诊断敏感度、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PV+和PV-)、阳性和阴性似然比(LR+和LR),并以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 AMI组治疗前NLR、WBC、CRP、MPV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胸痛对照组(P<0.01).死亡组治疗前4者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存活组治疗后NLR、WBC和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AMI组、AMI存活组及死亡组治疗前NLR阳性率均最高;死亡组NLR、CRP、WBC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MPV阳性率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NLR的敏感度、特异性、PV+、PV-和LR+均最高,LR_最低,其AUC最大(0.914),诊断临界值为2.75,敏感度为85.4%,特异性为97.5%.结论 NLR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中均具有更重要的应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