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医学影像学杂志 》 >不同密度早期肺腺癌的影像特征与病理学分类

不同密度早期肺腺癌的影像特征与病理学分类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密度早期肺腺癌影像特征与病理学分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CT表现为孤立性肺结节,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肺腺癌,且TNM分期为T1 N0 M0病例175例,共179处病变.男性74例,女性101例,年龄36~82岁,平均年龄(57.55±9.86)岁.病变按其实性密度出现的比例和分布,分为纯磨玻璃密度(Ⅰ组)、实性成分小于50%的混合密度(Ⅱ组)、实性成分大于等于50%的混合密度(Ⅲ组)、散在实性密度(Ⅳ组)及实性密度(Ⅳ组).图像评估内容包含:病变位置、病变大小、病变边缘(光滑、分叶、毛刺)、瘤-肺界面、内部及周边征象(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病变大小在不同密度组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性别、位置分布、影像表现及病理类型在不同密度组的差异采用x2检验.P <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理类型与病变实性密度比例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病理类型对病变实性密度比例的影响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病变大小在不同密度病变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2,P<0.05),Ⅰ组病变大小小于其他四组.分叶征,空泡征在不同密度结节间存在差异(P<0.05),Ⅰ组分叶征出现率低于其他四组,Ⅴ组空泡征出现率低于其他四组.不同病理类型间病变密度存在差异,对每两组分别进行比较,浸润前病变与浸润性腺癌病变密度类型不同(P<0.01);微浸润病变与浸润性腺癌病变密度类型不同(P<0.01).结论 不同密度病变在患者年龄、病变大小、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类型中存在差异,病变中出现实性成分的比例和分布对早期肺腺癌中浸润性腺癌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