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医学影像学杂志》 >应用MRI对腰椎峡部断裂后相关解剖位置改变的基础研究

应用MRI对腰椎峡部断裂后相关解剖位置改变的基础研究

         

摘要

目的:对L 5 峡部裂病例的MRI正中矢状面图像进行形态学测量,探讨L 5 峡部裂患者腰椎各部的移位情况.方法:在腰椎正中矢状面T1WI上建立以S1 后上缘为原点,通过S1前上缘和后上缘的直线为X轴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对45例L 5 峡部裂患者(无滑脱组15例,滑脱组30例)及100例健康成人腰椎各点的坐标进行测量, 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无滑脱组及滑脱组L 5 棘突基底部的横坐标显著增大、纵坐标显著减小.无滑脱组 L 4 水平各测量点及L 5 椎体各测量点(L 5 椎体前下缘除外)的横坐标与正常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L 5 水平硬膜囊前、后缘的横坐标较正常组显著增大.滑脱组L 4 、L 5 水平各测量点(L 5 棘突基底部除外)的横坐标显著小于正常组.峡部裂组上述各点的横坐标与L 5 椎体后下缘的横坐标呈线形相关.无滑脱组及滑脱组的L 5 椎体下缘水平椎管前后径、硬膜囊前间隙及硬膜囊后间隙显著增宽.结论:L 5 峡部裂患者滑脱前期L 5 椎弓断端后部向后下移位,L 5 椎体层面硬膜囊轻度后移.滑脱期除L 5 椎弓断端后部向后下移位以外,L 4 椎体及附件、硬膜囊均随L 5椎体向前移位.上述空间位置的变化是造成峡部裂患者形态学改变的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