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关于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下)——从比较文学的角度谈

关于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下)——从比较文学的角度谈

         

摘要

三、《苦闷的象征》对《野草》的影响——影响关系的具体表现首先让我们看看散文诗集《野草》的《题辞》,这是通篇的宗旨.开头是这样写的: “①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②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③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④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⑤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⑥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⑦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⑧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这一段共八句,有三种对偶形式: (一)直接对偶型①和②;(二)跳跃对偶型③和⑥,④和⑦,⑤和⑧;(三)结构对偶型③④⑤结构,⑥⑦⑧结构. 实际上,(三)型同(二)型啮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一个牢固的结构.不仅在诗的格式上,在内容上也是成对偶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