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试论“需”“”■“耎”三字的本义与“儒家”之“儒的原初含义——兼论先秦至东汉”“儒”的涵义的演变

试论“需”“”■“耎”三字的本义与“儒家”之“儒的原初含义——兼论先秦至东汉”“儒”的涵义的演变

     

摘要

通过字形的分析来推求“儒”字的本义,是学者经常采用的一个重要方法。从文字在具体材料中的意义去倒推本字,再结合字形及用法等综合判断,“需”字应为会意字,本义是“物遇雨湿,则软而下垂”,进而引申出“柔”“弱”等涵义;“需”字用作“须”“待”“迟疑”的意义时,本字应为“■”,从“雨”从“天”,本义为“天将要降雨”;“耎”字本义为“末梢较大”,与“需”字“柔”“软”“弱”的意义无关。“儒”“柔”“優”“擾”都有“顺”“使顺”的涵义,“儒”作为“儒者”“儒家”的本义,就是“和”“擾”“顺”“安”,它原本是周代制度中一种辅佐帝王安顺百姓的职官,充当这一职官的人也因此被称为“儒”。

著录项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