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湖泊科学》 >太湖软体动物现存量及空间分布格局(2006-2007年)

太湖软体动物现存量及空间分布格局(2006-2007年)

         

摘要

2006年11月至2007年10月对太湖软体动物进行了一周年调查,软体动物在30个采样点的出现率为90.0%,采集的232份样品中共记录到9科12属12种,软体动物在分布区的年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66ind./m2、102.2g/m2,河蚬(Corbicula fluminea)和铜锈环棱螺(Bettamya aeruginosa)是太湖软体动物的优势种,河蚬的出现率为90.0%,年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74ind./m2、58.3g/m2,其主要分布在西南湖区(393-896ind./m2)和贡湖湾(393-552ind./m2);铜锈环棱螺的出现率为56.7%,年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58ind./m2.61.6g,m2,主要分布在东太湖(140-299ind./m2).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河蚬空间分布格局取决于生境类型和底质性质,而螺类的分布与水生植物的分布相一致,说明水生植物对螺类的分布有重要影响,这与经典的螺一草互惠理论相一致,比较1987-2006年太湖软体动物群落结构变化发现,20年来河蚬的高值区域已由梅梁湾、竺山湾转变为大太湖,河蚬个体大小趋于小型化发展(P<0.001),而环棱螺小型化趋势并不显著(P=0.051).

著录项

  • 来源
    《湖泊科学》 |2009年第5期|713-719|共7页
  • 作者

    蔡永久; 龚志军; 秦伯强;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太湖; 软体动物; 空间分布; 河蚬; 铜锈环棱螺;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