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双源双能CT测量碘含量在T1-3/T4a期胃癌分期诊断的应用

双源双能CT测量碘含量在T1-3/T4a期胃癌分期诊断的应用

             

摘要

cqvip:目的探讨双能量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double 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DECT)中的定量碘浓度(iodine concentration,IC)对T1-3/T4a期胃癌分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性入组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65例胃癌患者,患者术前使用DECT检查,并在动脉期(AP)和静脉期(VP)图像中病灶轴位最大层面上分别测量肿瘤的定量碘浓度(IC)和标准化碘浓度(nIC)、与肿瘤毗邻最近和最远的胃周脂肪的IC。患者随后接受根治术,并将术后病理学分期作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分析方法评估DECT对T1-3/T4a期胃癌分期的诊断价值,采用Delong检验比较不同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最终共43名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23例患者术后病理分期为T1-3 (A组),20例为T4a (B组)。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病灶位置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治疗方式和病理组织学亚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45、0.03)。2组在AP和VP图像中病灶IC和n IC以及与病灶相邻最近和最远脂肪间隙的I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无论是AP还是VP肿瘤毗邻最近脂肪组织中的AUC值均大于最远的胃周脂肪的AUC值。在动脉期肿瘤毗邻最近和最远脂肪组织中的IC之差的AUC为0.73,说明对于胃癌是否侵犯浆膜层的诊断有一定的准确性。结论 DECT定量病灶以及胃周脂肪组织中的IC是一种用于区分胃癌浆膜层是否受侵犯的方法,可用于胃癌分期的诊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