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D-二聚体与卒中后癫痫的相关性临床研究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D-二聚体与卒中后癫痫的相关性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卒中后癫痫(post-stroke epilepsy,PSE)的危险因素,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和D-二聚体(D dimer,DD)与PSE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我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4月住院治疗的PSE患者120例为病例组,同期住院治疗的单纯急性脑卒中且在1年内随访未发生癫痫患者1920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人口学资料、TOAST分型及病灶是否累及皮质、化验结果(血常规、同型半胱氨酸、血液生化及凝血指标)。采用t检验、U检验、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二元Logistic模型用于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在房颤病史、是否累及皮质、NIHSS评分>7分、心源性栓塞(cardiac embolism,CE)、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APTT和DD存在统计学差异(P7分(OR:2.157,95%CI:1.199~3.88,P=0.010)、CE(OR:13.110,95%CI:1.576~109.066,P=0.017)、APTT缩短(OR:0.173,95%CI:0.093~0.321,P<0.001)、DD增高(OR:1.227,95%CI:1.129~333,P<0.001)为PS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PTT和DD为PSE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成为新的治疗靶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