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国际肿瘤学杂志》 >电离辐射对肿瘤细胞SCC25表面NKG2D配体表达的影响及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电离辐射对肿瘤细胞SCC25表面NKG2D配体表达的影响及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摘要

目的 探讨电离辐射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SCC25表面NKG2D配体表达的影响及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SCC25细胞培养至对数生长期时,通过抽签的方式完全随机设计为对照组(未作处理)和实验组(2Gy电离辐射处理).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培养24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SCC25表面NKG2D配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分子(MIC)A、MICB、UL16结合蛋白(ULBP)1的表达量.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培养24 h后,实时荧光定量PCR (RT-PCR)法检测SCC25细胞表面NKG2D配体mRNA表达的变化;制备细胞,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NC)、2Gy电离辐射(R)组、NK1组(效靶比为5∶1)、NK2组(效靶比为20∶1)、NK1+R组(效靶比5∶1,2Gy电离辐射)、NK2+R组(效靶比20∶1,2Gy电离辐射),各组细胞培养24 h后,细胞增殖-毒性试验(CCK8)法检测电离辐射和自然杀伤(NK)细胞对口腔鳞状细胞癌SCC25细胞的杀伤能力.结果 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NKG2D配体MICA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荧光值分别为21.04±0.39、22.90±0.40(江2.465,P=0.069),MICB荧光值分别为27.58±0.50、29.83±1.05(t=1.936,P=0.125),ULBP1的荧光值分别为21.04±0.40、21.78±0.50(t=1.154,P=0.313),表明SCC25经过电离辐射后,其表面NKG2D配体MICA、MICB、ULBP1的表达量稍有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T-PCR显示,MICB、ULBP1 mRNA表达对照组和实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334,P=0.000;t=6.381,P=0.008),实验组的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6.49、1.64倍;CCK8结果显示,NK1、NK2组和NC组相比,细胞杀伤能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4.600,P=0.000),表明NK细胞可以明显杀死肿瘤细胞,且提高NK细胞与SCC25的比例后杀伤作用更强.R组和NC组相比,细胞杀伤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67),NK1+R组和NK1组相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5),NK2+R组和NK2组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0.678),表明电离辐射杀伤作用不明显.结论 电离辐射可以使NKG2D配体MICB、ULBP1的mRNA表达增强,可能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途径.电离辐射对细胞的杀伤作用不明显,可能与辐射剂量低且细胞仅培养24h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