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非特异性肺通气功能障碍与气道高反应性的关系

非特异性肺通气功能障碍与气道高反应性的关系

         

摘要

目的:研究非特异性肺通气功能障碍与气道高反应性的关系。方法:入选符合入选标准的非特异性肺通气功能障碍患者180例作为观察组,肺通气功能正常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入选者基本信息、症状评分,两组均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BPT),并给予观察组标准剂量激素治疗2周,治疗后复查症状评分、肺通气功能。比较两组BPT阳性率,并比较观察组BPT阳性者与阴性者对激素治疗反应性的差别。结果:治疗前观察组180例中BPT阳性164例,症状评分3.5±1.3分;BPT阴性16例,症状评分为2.7±1.5分。观察组BPT阳性率(91.19%)显著高于对照组BPT阳性率(0.09%),(P0.05);治疗后,BPT阳性与BPT阴性患者症状评分分别为(2.0±0.9)分与(2.4±1.2)分,BPT阳性患者较治疗前症状评分下降(1.5±0.4)分,症状下降值有显著差异(P<0.05);且BPT阳性治疗后症状评分显著低于BPT阴性患者(P<0.05)。肺功能改善率比较来看,BPT阳性者(96.95%)显著高于阴性者(25.00%)(P<0.05)。结论:非特异性肺通气功能障碍者气道高反应性增高,对吸入激素治疗有良好反应性。临床上遇到非特异性功能障碍患者,可建议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可以早期诊断哮喘等疾病,早期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