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高水平男子短跑运动员步长和步频的评价标准与发展规律

高水平男子短跑运动员步长和步频的评价标准与发展规律

         

摘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对100 m运动中步长与步频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联系、步长与步频合理比例的评价指标,以及短跑训练中步长与步频的发展规律进行分析和讨论,得出如下结论:运动员的腿长、触地角度和驱动力量是步长与步频相互影响和制约的调节变量;腾起角度和着地角度分别为50°-55°和90°、触地时间和腾空时间分别占步频时间的40%和60%、步长指数与步频指数分别达到1.24和8.28或以上,是评价步长与步频及其比例合理性的重要标准.在短跑训练实践中,教练员应使青少年运动员的步频在9-15岁阶段得到充分发展;15岁以后,教练员应在运动员固有动作频率的基础上,重视步长的发展;当步长指数达到1.24或以上后,教练员应该在保持运动员步长稳定的前提下,再次提高步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