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广州医学院学报》 >脂联素基因修饰对大鼠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活性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脂联素基因修饰对大鼠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活性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摘要

目的:探究脂联素(APN)基因修饰对内皮祖细胞(EPC)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无菌条件采集3-4周龄SD大鼠胫骨和股骨的骨髓,利用Ficoll-Paque PLUS溶液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分离骨髓中的单个核细胞,用EGM-2 Bulletkit培养基定向诱导单个核细胞分化为EPC.通过观察形态、免疫荧光检测细胞表面抗原CD34鉴定EPC.以大鼠EPC细胞的RNA为模板,PCR扩增出携带NheⅠ、XmaⅠ酶切位点的大鼠APN基因,重组到pLKIRG载体中,得到pLKIRG-APN载体,通过NheⅠ、XmaⅠ双酶切检测和Sanger法测序鉴定pLKIRG-APN慢病毒真核表达载体.pLKIRG-APN和pLKIRG分别与慢病毒包装质粒瞬转293T细胞,分别获得对照慢病毒(LV-NC)和过表达APN慢病毒(LV-APN),利用qPCR Lentivirus Titration Kit检测慢病毒滴度.LV-NC和LV-APN分分别感染EPC细胞48 h,0.1μg/μl嘌呤霉素连续筛选3 d,分别收集LV-APN感染组细胞(EPC-APN)和LV-NC感染组细胞(EPC-NC).分别通过qPCR和WB检测AP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利用CCK8和Transwell分别检测EPC-APN和EPC-NC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qPCR检测EPC-APN和EPC-NC细胞中VEGF、eNOS基因mRNA表达水平,WB检测VEGF、磷酸化VEGFR2、eNOS和Ser1177位点磷酸化eNOS的丰度.结果:大鼠单个核细胞最初为悬浮状态,第3天开始细胞逐渐贴壁,随后出现细胞集落,第7天细胞呈梭形或者多边形,第14天细胞呈现铺路石样生长状态.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诱导培养2周后EPC的CD34阳性率达到90%以上.利用PCR扩增出大鼠APN基因,成功地构建了pLKIRG-APN慢病毒真核表达载体.qPCR和WB结果表明EPC-APN组AP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EPC-NC组明显升高,表明成功构建了过表达APN细胞.细胞功能试验显示EPC-APN的增殖和迁移能力与EPC-NC相比显著增强.EPC-APN中VEGF和eNOS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及磷酸化VEGFR2和Ser1177位点磷酸化eNOS蛋白丰度明显高于EPC-NC.结论:APN基因修饰很可能通过促进VEGF、eNOS表达以及eNOS活化增强EPC的增殖和迁移能力,为利用APN修饰的EPC治疗血管损伤性疾病和缺血性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著录项

  • 来源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23-29|共7页
  • 作者单位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平民医院超声科 福建 莆田 351115;

    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广东 广州510280;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广东 广州510317;

    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广东 广州510280;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广东 广州510317;

    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广东 广州510280;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广东 广州510317;

    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广东 广州510280;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广东 广州510317;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R394.2;
  • 关键词

    脂联素; 内皮组细胞; 基因修饰;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内皮一氧化氮合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