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大亚湾鱼类生物量粒径谱特征

大亚湾鱼类生物量粒径谱特征

         

摘要

为了解大亚湾海域鱼类群落粒径结构特征,根据2016年底拖网调查数据构建了春、秋季大亚湾鱼类粒径谱,比较分析了两个季节鱼类生物量粒径谱特征参数异质性.结果表明,大亚湾鱼类的Sheldon型生物量粒径谱为单峰模式,鱼类粒径范围为-2~10粒径级,最高峰值均位于3~4粒径级.鱼类标准化生物量粒径谱曲线陡峭及曲率降低主要是少量粒径大的常年定居性鱼种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二长棘犁齿鲷(Evynnis cardinalis)和季节洄游性鱼类鳗鲇(Plotosus lineatus)、金钱鱼(Scatophagus argus)出现以及粒径范围减小造成的.从沿岸、中部和湾口等3个区域来看,春季,沿岸海域曲率最大,湾中部海域次之,湾口海域最小;秋季,湾口海域曲率最大,沿岸海域次之,湾中部海域最小.沿岸海域曲率降低主要是有大量粒径小的当年生短吻鲾(Leiognathus brevirostris)幼鱼出现造成;中部海域曲率降低主要是有少数粒径较大的杂食豆齿鳗(Pisoodonophis boro)和常年定居种龙头鱼的出现造成;湾口海域曲率升高主要是有少数粒径大的龙头鱼的出现造成.可见,洄游性鱼类、当年生幼鱼和常年定居性鱼类等补充群体数量及粒径范围大小对鱼类粒径谱的峰型和曲率具有明显的影响.ABC曲线表明,春、秋季大亚湾海域鱼类群落均处于严重干扰状态.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水产科学》 |2019年第1期|34-43|共10页
  • 作者单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30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300;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 20130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30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300;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30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30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3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水产资源学;
  • 关键词

    鱼类; 生物量粒径谱; ABC曲线; 大亚湾;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